出自李白那小子的將進酒?

李白會寫出這篇文章,這應是因應當時局勢的有感而發,當時的李白正面臨到官途失意,而飲酒正讓李白暫時忘卻了自己當下的煩惱。

藉由飲酒,能夠讓李白失落和悲傷的情緒暫時舒緩。
藉由飲酒,能夠讓李白了解某些對他來說的人生道理和樂趣。
藉由飲酒,能夠讓李白想像著自己與其他與他同樣碰到官途失意的人有所連結。
藉由飲酒,能夠讓他暫忘失落和悲傷的情緒而盡情地寫詩作詞。

  「只有善於喝酒的人,才能留下千古不朽的名聲。」我想這是李白在藉由飲酒之後,對於自我生命的體悟,飲酒讓李白看見過往的前人是如何生命中的低潮並進而實踐自我。讓自己變得千古不朽,其真正要原因不再於飲酒,酒對於李白只是一種抒發間催化劑,真正讓他變的不朽的原因,還是在於自己本身的思考和想法,在一般人眼中,這看起來或許只是逃避現實,但對於李白而言,這是他平復自己悲傷的方式,飲酒促使他更能抒發和接受自己的悲傷。沒有人可以了解為何飲酒能夠有這麼大的力量,這只有李白才能夠了解故中的滋味是如何。
  每個人都有著屬於自己獨特的平復悲傷的方式,因此李白自己本身的這段有感而發,並不能適用在每個人身上,當我們碰到困境時,困境到底帶給我們甚麼樣的意義,這都端看自己如何去詮釋和解決,是接受?還是抗拒?都端看自己的態度而定。
  我並不是完全了解李白,所以並不能完全知道他是如何寫出這首千古不朽之作,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能夠藉由飲酒而寫出如此優美的詩句,稱他為千古不朽的詩人實在不為過。

---

象罔者,無心而忘其形跡之人也 象罔 就是 永遠被人說 很像小叮噹的大雄的那種人......八成常常被欺負 又名傻瓜 ^_^

飲者 豈不正是 無心且忘其形跡之人 ^_^


聖賢 有心求名 卻求不得名 求榮反辱 於是寂寞
飲者無心 反而留名

有投資 未必有報酬 於是我自稱 愛的自己

第一種解釋 就是要你放輕鬆

第二種解釋 詩人 比 聖賢 了不起

第三種解釋 有投資 未必有報酬

第四種解釋 是由台灣最好的詩人之一 羅大佑寫的 ^_^

羅大佑沒有說清楚講明白 但我認為
:
他所寫的 和的正是 這兩句詩

古來聖賢皆寂寞 惟有飲者留其名

羅大佑先生 青春舞曲的開場白
:
來來來 親愛的父母兄弟姐妹
丟開你所有的情緒與生活的負債
想那麼多幹什麼 買張票
讓舞台上的人去煩惱今夜生命的成敗

夜色尚存一絲青春尾巴的末稍
今夜我們只出售他們蓋上墮落標籤的情感

嘶吼也好 噓聲也好
只要你並非正襟危坐鼓掌如儀

喧騰也罷 落寞也罷
反正外頭依然是個荒謬的世界


燈光曖昧暈眩----多像眾口云云的流言
樂聲隆隆欲響----多像潛伏人心的情潮

噓------聽------
今夜青春即將老去
快來快來 親愛的父老兄弟姐妹
儘管有人殺人滅口
但今晚請勿槍殺歌手
各就各位
這是你花錢買醉的演唱會


只有善於喝酒的人,才能留下千古不朽的名聲?

你問 真有此事?

我說 並無此事

你問 為什麼?

我說 既無此事 則無須回答為什麼


唐代 經學不發達 文學(唐詩)最發達
而且 儒家不發達 佛學與道家 才發達

所以 我之前雖然說 是李白個人的自負

但是

若認為 李白寫的 其實是反映
當時(唐朝)的時代風氣 就是這樣
當然 李白個人 是很自負

不是表現在這句詩上

這句詩
:
古來聖賢皆寂寞 惟有飲者留其名

可能是在寫 當時的時代風氣 而非純屬他個人的感受

經學 衰
文學 盛

儒家 遜
佛家道家 酷


為什麼聖賢 會寂寞?????

因為 經學衰 儒家遜
所以 聖賢皆寂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葦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